mylogo

退役程序员的茶室 RetiredCoder.cn

← 返回上一页

去锈迹斑斑的中间艺术中心赴电影的约

2025-04-21 08:24:07

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影电影节于4月18-26日在京举办,今年正好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说什么也得凑下热闹,买了张《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》的票。

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,是因为之前在导演彭小莲写的《电影,另一种生活的可能》中读到过一章“向《严密看守的列车》致敬“,对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和导演伊日·门泽尔改编的电影产生了好奇,这回电影节的“大师回顾”场次中正好有门泽尔的多部电影,当中就包括《严密看守的列车》和这部《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》,它同样改编自赫拉巴尔的同名小说。

上次去中间影院还是在2018年的4月第八届电影节时去看十八代中村勘三郎一家的《连狮子》。

Image

7年过去了,中间艺术中心的建筑群们这回给我留下的印象可谓是锈迹斑斑……

Image

电影在剧场厅放映,领票后还可以盖上对应场次电影海报的印章,这样的安排倒是别出心裁,让留下的票根更有收藏的意义了,省的像有些票根似的,没几年片名都看不清了。

Image

影厅中间的座位基本满员,两边的座位还有好多空着,放映前一位女士对本片做了简单介绍。

Image

本片的开头,一个做了十几年牢的大叔出狱了,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,全片在“现在“和”过去“之间不断穿梭,时间跨度将近半个世纪,通过他的自述,在不断的闪回中了解他的过往,从火车站上的小贩开始做起,走过不断晋级的服务生职业生涯,直到沦为阶下囚的人生轨迹,导演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示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起伏,即使悲伤、残酷的话题,也没有刻意去渲染血腥、仇恨,让人感受到一个国家经历的创痛,并不是非要用血肉模糊的影像再现才能让现代人感同身受,对过去的反思也不该是以对某一国的仇恨为前提的。

观影过程中,影片不时会引起观众的阵阵笑声,特别是描写二战期间的一些领袖崇拜,让我不禁想起《乔乔的异想世界》(Jojo Rabbit 2019),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另外,这戏让不了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我,也可透过电影对捷克的近代历史管中窥豹一番,例如历史课上学过的“苏台德”地区在电影中就多次的被提及,德国人走后,苏联人又来了,说的话更是觉得似曾相识。

这是第一次看门泽尔的电影,之后可能会买《严密看守的列车》的票,想再多看几部戏来了解这位导演的创作风格,另外准备去买这部戏的原著小说,很想知道作者的文字是否也如电影中的描述那样幽默。